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快讯 > 正文

兴义义龙:风电光伏两翼齐飞 “绿色+”产业成效凸显 环球要闻

2023-05-06 11:43:59 黔西南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兴义市、义龙新区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凭借着当地高山风力资源丰富和光照充足等资源优势,先后引进多家新能源企业建设风力、光伏发电项目,通过“风电+”“光伏+”等模式,延伸出了“绿色+”相关配套产业,不仅成功将荒山坡地变成“金山银山”,还探索出了一条“一地多产”的绿色高效生态产业发展新路。

“今天我们要开展的是B16号风机第一次定期工作,要做好高处作业防坠落的措施……”近日,在位于兴义市七舍镇白龙山(七舍)风电场三讲室内,运维人员正在进行日常维护工作前的全面安全交底。风电场从2020年12月投产发电以来,按照小风期间加强维护、大风期间抢抓发电量的运行原则,今年一季度不仅完成了550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还创下了运营以来单日发电量210万千瓦时的最高纪录。近段时间,现场工作人员也持续加强对发电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第二季度大风期间风机正常运行并持续发电。

据了解,白龙山(七舍)风电场是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贵州500万千瓦风电重点规划投产项目之一,也是贵州省发改委2014年重点建设的新能源项目,总投资约8.92亿元,年设计发电量1.8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约6.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5万吨,为地方增加税收1600万元。因风力发电项目选址对地形、气候和环境等有较高的要求,七舍镇雷家寨、云南寨一带山地就成了项目建设的首选。

“风电场位置平均海拔在1700米到2200米之间,山地高海拔和风力资源丰富等优势为我们风电场的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风电场建成以后,不仅盘活了我们的荒山资源,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观光效果,为闲置荒山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投产至今已完成发电量4亿度,相当于替代标准煤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黔西南区域运维中心)技术专工刘光玉介绍,企业还将继续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探索“风光”互补模式,配套光伏发电项目,让风电场内山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在义龙新区万屯镇纳玉村一片石漠化坡地上,建设了一个70兆瓦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公司计划通过“农光”互补的方式,在1700多亩光伏板下发展种养产业丰富产业业态,助推乡村振兴。“我们计划在土质瘠薄的地方发展养殖业,养鸡、鸭、鹅等,土质好一点的就种草。”企业技术专工杨德飞说。

随着各新能源企业的不断探索和尝试,“风电+”“光伏+”等模式在新能源发展中优势逐渐显现,贵州黔西南金元新能源有限公司就是成功探索出“光伏+”产业发展的企业之一,从去年开始,企业负责实施的新桥镇木科村农业光伏项目通过引进农业企业在光伏板下发展农业产业,种植香芋、南瓜、白菜、京包菜等作物供应本地市场和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市场,另外,企业在兴义义龙建设的6个光伏项目就有5个发展了“光伏+”产业。公司副总经理郑文伟介绍,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光伏+”产业,在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农业与光伏有效结合的基础上,还带动了地方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年均可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

同时,兴义市、义龙新区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大招商引资和在建项目服务力度,仅过去一年中,清水河火电厂灰场光伏、捧乍猪场坪100MW光伏等8个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实现稳步推进,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525MW,各家绿色新能源企业也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朝着“绿色+”产业发展方向迈进。(黔西南日报特约记者 罗小春 代仙羚)